“鬼市”究竟是个神马东东? 本报“女金刚“夜探“天光墟”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摄影/陈忧子
三年前初到广州之际,便对“天光墟”这种神奇的存在深深地着迷,也对广州富有生活味的市井文化甚感兴趣。要知道,在北京,除了熬夜看升国旗,人们很少通宵达旦地在外溜达,基本上晚上10点以后大街小巷便空空荡荡了;而相比之下,广州的深夜则热闹得多,不仅各大商铺、小食店都会经营到午夜才关张,凌晨时分,还能见到街坊戴着头灯、打着手电出来逛“鬼市”,夜生活的丰富程度简直是让人咋舌!彼时的我脸皮还有些薄,跟陌生人说句话都要鼓起三辈子的勇气,因而尽管从家走到人民北路天光墟只需要不到10分钟时间,心里仍然有些发怵,担心一拿出相机,就会打破这夜的宁静。在朋友们陪着壮了n次胆之后,才逐渐升级为女金刚,不再惧怕一个人深夜扫街。存在多年的广州海珠中路古旧书籍天光墟,几年前曾因占道经营而被通知“不得继续摆摊”。然而时至今日,天光墟没有消失,反而越做越大。在行家们眼里,这实在是城市管理者和市场各方的长期博弈后,所达到的相互理解妥协的结果。“过去这里淘出不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理事陈建平曾向媒体表示,像陈列于陈家祠的光绪年间建设集资收据,陈列在辛亥博物馆的革命军指挥刀、军号等,均淘自看似在卖废品的天光墟里。变质的食品,太平间的衣服,对于露宿者、贫困户来说是一种生存方式。露宿者张伯常睡在人民桥底,没有退休金,只能以捡破烂维生,西门口天光墟就等于“平价超市”。然而,占道、噪音、卫生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周边居民。吴浩不讳言,旧货里多有虱子,不少年轻人初逛旧书店都会左挠右挠。广州几个具规模的天光墟,都有着类似的景象:早晨或到点,城管(车辆)按时到达现场,有的是摊贩们提前散伙,也有的是城管柔性驱赶,双方甚少发生冲突。商贩们无经营证照,更无划定的摊档位置,却在长期的并肩经营中培养了默契,少有欺行霸市和争吵打斗等市井景象。约定俗成的习惯,被视为不成文的契约。
用行家的话说,“识做”才能长做,自爱是为了自保。
来源: GZphotos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