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行业  机械  设备    系统  教师  经纪  参数    蒸汽 

当网红、进课堂,看棕编老师曾修权如何让非遗“出圈赶潮”

   日期:2024-11-10     移动:http://dh99988.xhstdz.com/mobile/quote/70717.html

  “百年前的文化我们看不见,只有对我们传统文化充满兴趣,我们的文化才能被看见。 ”

当网红、进课堂,看棕编老师曾修权如何让非遗“出圈赶潮”

  ——曾修权

  “老板这个多少钱?”一位顾客走进毛衫店,不看毛衫,盯着店里的一个个棕编作品看个不停。

  “那个不卖。”老板忙活着手里的棕编说道。只见他撕、拉、绕、穿、刺之间一个栩栩如生的亚运吉祥物莲莲就展现在眼前。

  他叫曾修权,今年38岁,抖音名为草编哥,介绍为“一个被‘毛衫’耽误的民间艺术家”。在他的身上,拥有着许多标签:羊毛衫店老板、85后洪合棕编非遗传承人、32w粉的抖音博主、曾登央视浙江卫视小有名头的非遗传承人、好多素教棕编老师。

  「寄」乡愁

  巧手编织动物世界,小小棕编寄乡愁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古典诗词中,常有蓑衣形象出现,它的材料便是常见的棕叶。

  棕编是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以棕榈树叶为原料编制的工艺品,世代传承,保持了民间手工艺品的原生态特点,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和朴素自然的审美情趣,2011年5月23日,棕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棕编,原本是农村常见的一门手艺,但现在却很少能够见到。

  据文化产业杂志社2022年《新时代非遗的发展困境分析与保护探究 ——以四川新繁棕编为例》期刊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材料的运用,传统手工技艺迎来寒冬,现有的棕编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且血脉传承模式(老手艺人更愿意把手艺传授给家族里的下一代,而不愿意传授给没有血缘关系的年轻人)导致传承难现象更加突出。

  1985年,曾修权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马湖乡,“在放牛放羊的路上,总能看到看到被长辈用棕榈叶编成的蚂蚱、蜻蜓,那时候我就常常被吸引住,觉得好有趣。”曾修权说。

  于是,小小的曾修权就对棕编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他跟着奶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编法后,就常常跑到后山去观察小动物,思考怎么编、如何编的更逼真,常常一看就是一下午。

  2001年,就如同其他山里的孩子一样,为了谋生,16岁的曾修权走出了大山。

  他同一些兄弟姐妹一起,前往浙江省嘉兴市洪合镇打工,起初在毛衫厂上班,早上7点起床,晚上10点多才休息,一天20-30元,日子忙忙碌碌,棕编渐渐淡出了他的生活。

  直到2008年,偶然从电视上看到一个采访报道,得知“小时候他那爱不释手的手工艺品”竟是棕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存在失传的风险。

  “这可不行!”曾修权脑海中,猛然激起一个念头,“这个手艺不能丢!”

  于是刚结婚成立了小家,又离开了毛衫厂的曾修权,在创业之际,开始重拾棕编技艺。

  从「毛衫加工」到「租店面销售羊毛衫」再到「出口海外」,一路过来曾修权披荆斩棘,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但“棕编”成了一直陪伴在他左右,拾起就再也没丢的事情。

  “做羊毛衫生意一般集中在下半年,上半年从3月份到8月,几乎没有生意,大家在这几个月就是纯粹的休息,而我就是利用这段时间开始研究棕编。”于是,曾修权就开始编一些小玩意,没想到,越编越觉得有意思,之前奶奶教他的已经满足不了他的好奇心,于是,他开始上网搜索图片,一边看店,一边琢磨如何创新。

  “如何表现出蚱蜢身上的触角、如何编出鳄鱼的眼眶?”曾修权一心琢磨这些事情,竟独自摸索出了七八种编法。天鹅、金蟾、飞龙……一切在曾修权的指尖中变成了可能,也成了他对于家庭思念的小小寄托。

  「薪」传承

  “传承+创新”:助力非遗棕编薪火相传

  从简单的蚂蚱、青蛙到天鹅、金蟾、熊大熊二再到个人原创作品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曾修权对棕编完全着了迷,就连出去散步的时候看到路边的昆虫,他都会蹲在那里观察很久,想着如何把它编出来。

  2018年,随着短视频的兴起,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短视频上展示自己的才艺,曾修权心想:“这也是个很棒的宣传方式啊!”

  于是,曾修权也陆续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传自己的作品,一件小小的作品一夜之间便带来了几万名粉丝,这不乏增加了曾修权的自信。

  他开始不断地在棕编的内容和视频的形式上创新,创作出了许多富有寓言属性、结合实事热点的、以及动漫人物的棕编作品,获得诸多网友的认可,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兴趣,截至2023年7月,“草编哥”账号已积累了32.1w的粉丝,光棕编教程这个系列的视频播放量已破1235.7w。

  “通过短视频平台,可以触达很多人群,只要把年轻人的兴趣勾上来了,学习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这个东西就不那么容易失传。”曾修权说。

  于是,2022年起,曾修权每周坚持在直播平台直播,免费教年轻网友做棕编,同时还会不定期在短视频平台更新其编织的详细教程。

  借助短视频的发酵,棕编切实火“出圈”了,曾修权先后参加了央视综艺《为爱而歌》、浙江卫视《周末面孔》等等,30多家媒体朋友纷纷报道了曾修权的事迹,让棕编这个非遗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但我发现大多数人都是一时兴起,很难坚持下去。”曾修权在短视频平台上建了一个棕编交流群,目前近300-400人,他发现虽然感兴趣的人很多,但最终坚持下来的人少之又少,非遗的传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进」课堂

  非遗进校园,课堂添新彩

  “老师,老师,这个咋折的?”

  “这样,这样交叉,再绕一圈,这样就折出来了。”

  嘉兴印通小学的棕编课异常热闹,学生将一片大棕榈树叶撕成两半,再去掉叶茎,把棕榈叶剪成合适的大小,认真地学着老师的模样一绕一折一穿,只见几片棕榈叶在他们的指尖不停的跳跃,不一会儿,蚂蚱、螳螂等作品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

  自2023年起,曾修权每周总会花一下午的时间,前往嘉兴印通小学授课,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但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

  为助力非遗传承,2023年,曾修权与课后服务运营商好多素教合作,致力于将非遗棕编课走进更多学校的课后服务课堂,让更多的孩子了解棕编文化、爱上棕编,让非遗更好的传承。

  “好的文化需要有可‘复刻性’”未来,曾修权的棕编课还将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将课程上架好多素教课程超市,将棕编课推向更多的课后服务课堂,让非遗文化触达更多的学生。

  “其实,在我的棕编作品中,常常会看到一些动漫的元素,其目的就是吸引小朋友,让他们加入进来,感兴趣之后,他才愿意学,既能锻炼动手能力,又能提高他的空间想象能力。”曾修权认为非遗不需要完全高高在上,他希望能通过他的创新,将非遗棕编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棕编、喜欢棕编。

  “让小时候奶奶教我的手艺薪火相传,一代代传下去。”

本文地址:http://dh99988.xhstdz.com/quote/70717.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dh99988.xhstdz.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