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行业  机械  设备    系统  教师  经纪  参数    蒸汽 

Web3.0是什么?程序员如何抓住Web3.0时代机遇

   日期:2024-11-10     移动:http://dh99988.xhstdz.com/mobile/quote/67592.html

最近Web3.0 ,元宇宙 的话题是今年技术热门话题之一;所以今天也想来写梳理一篇关于Web 3.0,和作为程序员的一些思考。

Web3.0是什么?程序员如何抓住Web3.0时代机遇

Web这个词已经诞生了 31 年,WWW(万维网)系统的出现再到互联网当前Web2.0阶段,技术思维不断的变迁。Web3.0是对下一代互联网的设计和设想。15年前,Web的发明人Tim Bernard-Lee爵士认为,目前互联网的局限在于,HTML是给人看的,没有元数据,不能被机器所理解。因此应该把数据赋予含义,开发出更智能、自动化程度更高的互联网应用,从而实现Web3.0,即语义网(Semantic Web)。但是大约在5年前,Lee爵士对下一代互联网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他发起了互联网大宪章运动,呼吁用户和从业者对互联网的未来进行广泛地讨论。

什么是Web3.0,

我们先来看看Web1.0 和2.0的定义。

随着 “WWW” 的出现,人们开始在页面上制作各种可展示的信息,例如新闻、资讯和各种图片等等,通过 Web,互联网上的资源,可以在一个网页里比较直观的展示出来,而且资源之间在网页上可以链来链去。

这一时间诞生了很多大家熟知的公司,例如谷歌、雅虎、搜狐、新浪,他们通过各种网页信息的展示构成了各大门户网站,然后吸引用户点击观看,以此定制广告,通过流量变现,后来我们常常称这一时期为 Web1.0(大约从 1991 年到 2004 年)。

根据一些人的说法,“在 Web 1.0 中,内容创造者很少,绝大多数用户只是作为内容的消费者。”

当时的网络被视为一种使信息访问民主化的方式,但除了访问朋友的 GeoCities 页面之外,没有其他很好的导航方式。这是非常混乱和压倒性的。

其实在 Web2.0 概念被提出来时,还并没有 Web1.0 的说法。Web2.0 是由 Darcy DiNucci 于 1999 年发明,后来在 2004 年底的 O'Reilly Media Web2.0 大会上由 Tim O'Reilly 和 Dale Dougherty 推广,Web2.0 才更被大家所接受。而为了区分,便把之前的网络发展时期称为 Web1.0。

Web1.0 的特点是网站提供内容,用户阅读内容,就好比我们看电视,只能看别人想展现给我们的内容,而我们没有办法左右电视台播放的内容。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互联网行业中,一些更有意思的商业模式逐渐诞生,比如博客的诞生,Facebook 社交平台的诞生,国内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 QQ 空间之类的,而这一类网站和应用最大的特点就是,允许用户自主生成内容,与网站和他人进行交互,互联互通,这也就是 Web2.0 的特点。

从 Web1.0 的“只读”到 Web2.0 的“交互”,其实并不是一个更替的过程,虽然现在大部分的互联网应用和产品都是属于 Web2.0,但仍有许多属于 Web1.0 的项目在运行。而身处 Web2.0 的许多互联网从业者,也在思考互联网下一步应该如何发展,于是,便有了各种 Web3.0 的畅想。

像谷歌、亚马逊、Facebook 和 Twitter 等平台的出现通过简化在线连接和交易来为互联网带来秩序。批评人士说,随著时间的推移,这些公司在Web2.0时代积累了太多的权力。Web2.0的这些科技巨头已经变成大中介和互联网的守门人了。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做的大部分的事情,比如搜索网络、与人们联系、分享内容,都被迫依赖由这些公司开发的带产权的不透明的服务代码,不然就无法去做那些事情。

而Web3 是关于夺回一些权力。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把经济系统内嵌到了互联网里。Web3.0的定义范围比较广。

随着人工智能的逐渐应用,一些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正在兴起,比如每当我们在阅读新闻时,网站的算法会根据我们之前的文章偏好,自动给推荐类似的文章,每次在网上购物,也会推荐更有倾向购买的物品。

这意味着网站可以通过用户的行为,开始学习和分析,变得更加智能,所以,一些互联网从业者便把 Web3.0 定义为“更智能的互联网”。Web3.0 是 Web2.0 的优化,大致地将 Web 3.0 贴上这么 4 个标签:

1、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2、数据确权与授权

3、隐私保护与抗审查

4、去中心化运行

Web 3.0 将带来透明、可信的互联网经济模式

因为用户已经免费使用了几十年的互联网内容,大家对于将个人数据通过《》和《隐私协议》的方式免费给网站、服务商使用的方法并不反感,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我们忽略了,企业使用用户的数据赚到的钱,并不会返回给用户,在收入覆盖运营成本之后剩下的利润,用户无权获得。很多人觉得这理所当然,但这不公平。

无论是 Web 1.0 还是 Web 2.0,因为运营服务的中心化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来透明度和信任的问题。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数据权益通证化、数据确权与授权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来得到解决。用户在 Web 3 的世界里产生的数据归用户所有,在没有得到用户的授权确认之前,使用者无权使用。同时由数据使用而产生的收益,用户也有可能通过数字加密货币行业的通证经济分一杯羹。

通证经济、数字资产的出现,也让用户得到了参与 Web 3.0 开发公司运行的机会,他们可以参与投票、参与分红,实现开发者与使用者的良性互动。用户既是使用者,又是维护者。

Web1.0的开放协议让今天的互联网变得可能。但是,对于真实世界的软件平台服务来说,它们并不是一套完整的乐高积木。还有很多部分的协议缺失了,比如数据的存储协议,基于数据的计算协议等。

而Web2.0的科技巨头更进一步,提供了这些缺失协议的闭源版本,从而建立起了强大的商业模式(这是它们出现的本质原因)。

Web2.0有如下一些特点

简单地说,Web2.0让平台成为最有钱有势的一方,所有人都在给平台打工。这种平台模式,不大可能从内部突破。

Web2.0,数据完全由企业掌控,会有如下问题

数据有这么多潜在的问题,核心原因就是数据被视为企业最核心的资产,数据及数据的使用规则,完全由企业来掌控。普通用户完全没有权力参与其中。

从Web3.0的角度来看,如果数据依赖于人或机构,必定会出现上述现象。而如果数据本身依托于开放的协议以及数学算法,那么是有可能解决上述那些问题的。

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Web3.0 。一直以来我们有两种开发模式,一种是你做的是底层的协议,然后通过非营利性质的、公益性的方式来开发的。互联网最初就是由政府和大学机构设计的开放式协议。而且这种方式一开始其实运行得非常好。我们有了 HTTP 协议,TCP/IP 协议,HTML,SMTP(邮件协议),都非常棒。

但是你看看后面接下来20年的发展,就会发现,好像不太对劲。比如现在 OpenSSL 的问题—— OpenSSL 为全世界互联网用户访问一个网站提供了安全的保证,整个世界,所有上网的人都要依赖 OpenSSL ,它帮你把在网上输入的银行密码、用户密码这些敏感数据做加密,以防被人盗取。但 OpenSSL 后来出现过一个很致命的大 bug ,因为 SSL 只有一群自发的、兼职的程序员在维护。协议这个东西,它背后是没有商业价值的,OpenSSL 已经被抛弃了,因为它没有商业模式,成不了一门生意。所以真正会去做的人很少很少,哪怕它这么重要。

第二种开发方式是公司化的,我们有 Facebook 这样的巨头公司在做广告、有阿里巴巴、亚马逊这样的巨头公司在做电商。这些公司都发展得非常之快,他们创造了大量的营收利润,这些利润又会被拿过来继续支撑他们的发展。然后,世界上所有的聪明人、所有技术最好的工程师、所有的资金、生产力、所有人的精力,都被这些非常中心化的系统吸走了;另一方面,很多的个人开发者,或者小的创业公司,它们的生存空间正在被这些中心化的系统和平台一点点的挤掉。他们饱受巨头的“打压”和“追杀”。

要么你被平台直接封杀,这种例子在微信、Twitter、Facebook 上都很常见,要么你运气比较好的话,不会被封杀,但需要付 30% 的过路费给这些平台(苹果的 App Store )。

所以,全世界现在有一群非常不开心的程序员,他们想要一种新的方式去做东西。而这种状况恰好跟Web3.0 的出现相吻合。

本文地址:http://dh99988.xhstdz.com/quote/67592.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dh99988.xhstdz.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