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营网
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于近日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研究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2023)》)显示,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的数量攀升至7.3万家,同比增长5.8%;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9515亿元,同比增长8.2%。
“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聚人气、强信心的重要作用,当前文旅领域正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度调整期,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在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传播形态等方向下功夫,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范周在接受包括《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市场加速回暖
从“特种兵”到“City Walk”,情绪价值成为文旅消费。
2023年,随着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复苏回暖,一场由“Z世代”引领的消费风潮充斥着各大网络平台。30小时往返1300公里、打卡十几个景点、日行2万步的“特种兵”式旅行,和不做攻略、避开人潮、漫无目的、高性价比的“City Walk”成为年度最具代表性的旅行方式。
此外,“躺平式旅游”“反向旅游”“寺庙旅游”“多巴胺式旅游”等新词汇、新玩法也层出不穷,文旅消费新形势的背后映射出青年群体的消费需求和社会心理的变化。
《报告(2023)》指出,一方面,文旅消费需求得到集中释放。与此同时,理性消费回归,“高性价比”成为文旅消费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文旅消费进一步分层分级,是否满足个人情绪价值成为年轻人消费的重要标尺。各类旅行方式或能治愈心灵,或能引发共鸣,或能宣泄情感,其本质上都是围绕着个人情绪的不同需求产生的实践行为。
与此同时,2023年3月初,“大学生组团坐高铁去淄博撸串”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浏览量超过500万。随着烧烤的火爆出圈,淄博从一个三线城市,一跃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引发各界热议。
据淄博文旅局数据,3月淄博接待了超过480万名外地游客,同比增长134%,旅游收入增长60%。
2023年文旅市场热点频出,也折射出整体呈现出加速回暖态势、供需潜能持续释放的特征。
《报告(2023)》显示,2023年,国内七个主要节假日旅游人次达15.91亿人次,较2022年同比增长42.8%;假日旅游收入总计13476.76亿元,同比增长82.25%。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旅游人次与收入均超过2019年。群众假日出游意愿得到集中释放,中远程旅游实现较高增长。
在企业方面,2023年,文化核心领域实现营业收入83978亿元,占比较2019年的58.3%上升至64.8%,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93.3%。
从产业类别看,文化服务业表现亮眼,营收增速明显快于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整体水平,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85.4%。以线下聚集型文化休闲娱乐为代表的文化服务业快速恢复、迭代上新,推动文化服务业快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文化新业态行业规模也持续壮大,营收占比继续提升。数据显示,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2395亿元,比2022年增长15.3%,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7.1个百分点。
2023年,文化新业态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70.9%,其中,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数字出版等小类增速超过20%,新业态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文化市场供给,也提升了文化产业的创新。
新业态快速增长
在2023年全面复苏的基础上,2024年文旅行业能否延续热度?业内又将如何把握新机遇?对此,《报告(2023)》依据当前行业发展特点对2024年趋势进行了重点研判。
《报告(2023)》指出,文旅高质量发展客观要求行业在产业融合、产品质量、标准管理、市场管控等方面作出质变。2024年文旅高质量发展,跨界融合势不可挡,创新求异是大势所趋。
其中,感官营造、角色塑造、虚拟再造、主题沉浸等跨界融合型场景体验文旅项目和文旅产品将成为市场主流。
此外,文旅行业将进入3.0内容运营时代,新媒体矩阵营销风潮来袭。未来,微博、抖音、小红书持续作为短视频内容打造主体平台,搭建多渠道矩阵做强内容营销,大众化、高渗
透、高黏度传播是文旅行业营销翻盘关键。
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也将进入深层次、高质量发展的“深海区”——从“文旅+”到“+文旅”,文旅产业逐渐成为各行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实现产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倍增。
《报告(2023)》指出,一是“文旅+”作用下新业态创生,新场景、新消费广泛频发。各地将大力培育“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新模式、新产品;二是“+文旅”促进农文旅体商+多界面跨界融合;三是“上云用数赋智”助力文旅融合智慧化升级,数字文旅成为新质生产力;四是品牌IP培育深度赋能文旅融合能级跃升。
2024年,各地将持续深化已有优质文旅IP的开发利用,新一代文旅IP也将被培育,有望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品牌和超级IP。
“2024年,城市或者目的地的综合吸引显得更为关键,地方文化生态、人群好客程度、城市综合管理等因素对城市发展来说都是重大考验。面对城市在互联网平台的走红,更要在整体营销方面有长期、系统的设计与策划。”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分析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