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行业  设备    系统  参数  经纪    教师  机械  中国 

【公选王2020遴选热点周周讲(9)】网红经济,怎么考怎么答?(附遴选真题解析)

   日期:2024-11-10     作者:n19v1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dh99988.xhstdz.com/mobile/news/5243.html
核心提示:2020公选王遴选热点周周讲(九)网红经济,怎么考怎么答(附真题解析)公选王童教授染衣、酿酒、织布、古法造纸、制作胭脂口红…

2020公选王遴选热点周周讲(九)

【公选王2020遴选热点周周讲(9)】网红经济,怎么考怎么答?(附遴选真题解析)

网红经济,怎么考怎么答(附真题解析)

公选王童教授

染衣、酿酒、织布、古法造纸、制作胭脂口红……最近,一个叫李子柒的姑娘,把传统文化和田园生活拍成视频上传网络,引发海内外网友关注。目前她在Youtube(一家海外短视频平台)上的粉丝数近800万,100多个短视频的播放量大都在500万以上。火爆的网红,火爆的网红经济,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参加遴选的考生,必须对这些热点进行了解。“网红经济”会怎么考、又该怎么答,本期热点周周讲公选王童教授给你作深入解读。

一、先看材料(较长,要学会如何看材料)

材料1:

而随着李子柒的走红火起来的,还有她所代表的一个互联网时代的独特群体——“网红”以及随之而来的“网红经济”。

网红经济是一种诞生于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现象,意为网络红人在社交媒体上聚集流量与热度,对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营销,将粉丝对他们的关注度转化为购买力,从而将流量变现的一种商业模式。

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中国的网红经济在发展中迎来了爆发点。其背后所能带来的收益,庞大得超乎想象。“中国是全球网红经济的发动机,也是世界第一网红经济国。”德国自由大学网络经济学者特洛伊卡•布劳尔这样认为。在网红经济迅猛发展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大活力和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网红经济的规模效应

2019年,很多网络红人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刷新了人们对“网红”这一概念的认知。李佳琦、李子柒等“网红”频频“出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网红”的社会认同度也在进一步提升,许多网红“卖货主播”的身份更是得到广泛认可。

“网红经济”到底有多赚钱?相关大数据交易平台的统计显示,2019年网红李佳琦赚的盆满钵满。一些公司的净利润可能不及一名“网红”。

2018年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1亿,庞大的用户基础促使网红电商市场呈倍数级增长。2019年“双11”,网红直播异军突起,参与天猫“双11”的商家中有超过50%的收入都通过直播获得了增长,带动成交额近200亿元。

从目前的行业实践看,网红经济主要有3个盈利来源:直播平台上粉丝打赏、社交媒体上植入品牌商广告、电商平台上向粉丝销售商品。无论哪种模式,“人红好卖货”都是“网红经济”变现的普遍路径。

诞生于2016年的淘宝直播,历经3年的迅猛发展已然在流量市场占据了不可低估的分量。据《2019年淘宝直播生态发展趋势报告》数据显示,淘宝直播平台2018年月活用户同比增长100%,带货超千亿元,同比增速近400%,且每月带货规模超100万元的直播间超过400个,已然创造了一个千亿元级的市场。淘宝直播不仅带动了女性、农民就业,还为各行各业创造了人人可参与的新就业模式。

目前,网红带货和网红自主电商已经覆盖服装、美妆、美食、母婴、汽车、日用品、数码等消费品类,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和网红合作,甚至着力于培养属于自己的网红。通过网红推销自身品牌或产品的方式日趋受到各大广告主的青睐。愿意借助网红发布自身品牌的广告主已经从传统的美妆、服饰等行业扩展至汽车、金融等领域,广告主的预算也在不断提高。

网红经济为何走红

在中国,网红经济有着充分的社会基础。根据百度的《“95后”生活形态调研报告》,中国“95后”人口约为1亿。他们从小与互联网为伴,最爱刷屏、晒生活和吐槽。埃森哲研究显示,超过70%的中国“95后”消费者更喜欢通过社交媒体直接购买商品。

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大幅降低了传播成本,让某些主播在短期内获取巨大流量成为可能。一段“魔性”的表演、一曲动人的歌唱,在互联网的助推下,都可能让一个默默无闻的人跃升为网红。

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移动互联网发展等带来了宏观环境的变化。同时媒体沟通环境、企业广告、消费者也都发生了变化。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周颖认为,网红经济重构了“人货场”,从“人—货—场”变成“货—人—场(线上)”;重构了需求路径,从“需求—产品—消费”,到“内容—需求—消费”;重构商业逻辑,从“找对人”“用对货”“去对地”,变成边看边买“所见所得”;重构传播模型,从卖产品到卖信任。此外,还重构了营销模式,发展出“跟着买”“种草”(向粉丝推荐产品)的营销。

新浪微博CEO王高飞曾在微博上写道:“其实最近几年真正成功的网红,没有一个是做大众内容的。他们都是先构思产品定位,然后精准定位目标受众,针对这些人做他们喜欢的内容涨粉,而后做出产品。”

这段评论指出了网红经济的核心。网红们的终极目标并不是要赢得流量,而是要用流量来变现。从这个目的出发,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针对目标用户的偏好来设计自己的形象、策划自己的表演,从而在他们心中创建一个“定位”。例如,美妆主播李佳琦卖的是口红,其目标用户是年轻白领女性,那么他就要尽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口红一哥”,然后根据女性的心理,设计出一些直击其心的推销词。

合乎规矩才能长久发展

通过教育培训规范网红行为,是促进网红经济健康良性发展的举措之一。

2019年,哈尔滨一家高校开设“网红培训班”的新闻引发了关注。2019年12月21日,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启动了“新媒体主播人才培训”项目,该培训通过政策法规、文化素养、专业技艺等综合素质的系统学习,提升新媒体主播的法律意识和规范意识。

学校将于2020年2月发布招生相关通知,培训考试合格后,学员将获得由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颁发的合格证书。据了解,该校是黑龙江省第一家开展新媒体主播人才培训的院校。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利用此次机会和平台为净化网络环境、提升个人素质、促进职业发展贡献力量,共同推动新媒体主播行业的发展。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主任李立中认为,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一定能培养出一批具有“法律法规、文化素养、专业技艺”等综合素质的新媒体主播人才。

这并非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首次联合高校推出新媒体主播培训班。早在2018年6月,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现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在上海开设了新媒体主持人(网络主播方向)培训班,包含电竞职业选手、主播、解说在内的专业人才及明星经纪、内容制作、主播运营等50余人参加了培训。

除了培训之外,加强内容监管和规范市场行为也是促进网红经济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2019年1月9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的官网上发布了《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进一步规范了短视频传播秩序。

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国联合开展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在专项行动中,三部门对利用网络、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电视购物栏目等渠道实施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重拳出击。对受众广泛的食品,进行重点排查,发现不合格食品立即进行立案查处。处罚信息依法向社会公开,对有问题、有隐患的食品予以及时曝光,从而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心中有数,放心安全地享用美味。

当前,“网红经济”正在颠覆传统的消费场景,为消费者带来更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购物体验。不过,说到底,“网红经济”本质还是实体经济领域在互联网上的折射,不可能脱离市场规律而发展,当然也就不能少了完善的市场监管。因此,要实现“网红经济”的长远发展,还是要及时将其纳入法律法规的监管之中,以更好地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带动作用。

摘自《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1月14日 )

“网红带货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供需对接方式:消费者和商家之间通过网红进行对接,这些网红通过自身特征和优质内容,吸引粉丝进行商业行为。”宁波大学商学院讲师王昕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红经济的实质是依托社交平台推广,通过聚集大量关注度,形成忠实粉丝群,并围绕网红衍生出各种消费市场,最终形成一条完整产业链的经济模式。

 

材料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直播、短视频等内容形式迎来爆发式增长,大批网红应运而生,网红带货这种门槛低、高回报的销售形式迅速赢得商家青睐。然而,虚假宣传骗消费者购买低劣产品、直播数据造假骗商家多给广告费等问题也随之凸显。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将对利用网络、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电视购物栏目等渠道实施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重拳出击。(2019年10月28日《工人日报》)

网红带货风起云涌,然而,有消费者跟着网红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结果买到的东西要么货不对板、质量低劣,要么以次充好。而有网络商家重金请网红推介自己的商品,结果那些宣称拥有几十万几百万粉丝的带货网红,“一顿操作猛如虎”之后,商家的货却根本卖不动,后面经过调查取证才明白,很多带货网红都是靠刷流量来忽悠人,不管是粉丝的数量还是带货的数量都严重注水,可以说是坑了消费者坑商家。

当数据注水、忽悠欺骗成为网红带货的一种潜规则,那么丧失的是消费者对整个网络经济、网络生态的信任。依法加强监管是整顿乱象、规范市场的必由之路。如果不能从法律与制度入手,建立起科学、合理、完善的监管制度,把带货网红的经营行为纳入监管范畴,让网红带货现象有标准、规范可依,现在的乱象就很难得到真正的治理和遏制。

除了政府层面的监管,平台的内部监管同样必不可少。平台也是网红带货的获利者,但是要想让这一新的经济模式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平台就需要提高准入标准,制订规则规范网红们的带货行为。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也要多些消费理性,避免被带货网红牵着鼻子走。如果带货网红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推荐什么我们就买什么,那么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概率自然会很高。

(来源:北京青年报)

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前提下,“网红带货”无可厚非。在网红的吆喝中,平台与商家大卖,消费者买到了心头好,网红的影响力也倍增,反过来还可能与商家议价给粉丝更多实惠,一些物美价廉的小众商品也可以乘此东风被发掘。但是,随着该“风口”涌入越来越多的“淘金者”,野蛮生长之势明显。头部“网红”开始跨界经营,只要商家开的价够高就给推销;电商平台也疏于管理,只要能把东西卖出去哪怕假冒伪劣也在所不惜;由此更衍生出一批MCN刷量公司,用虚假流量招摇撞骗赚取不义之财。走向歧途的“网红带货”亟须祛魅走上规范化之路。

防止“网红带货”两头坑的现象,电商平台是第一责任人。无论是明星还是网红,终究是在电商的地盘上做生意,因此对商品的质量进行监督是平台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目前来看,出于对流量红利的垂涎,平台对于网红的卖货质量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便有的平台有心去管,也不可能具体到每个店、每个产品、每个网红的直播间都有人驻守检测。仅仅依靠网红珍惜自己的口碑和平台自律实现“网红带货”健康发展并不现实,需要监管层更加深度的介入。

“网红带货”涉及虚假宣传、数据造假、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我国的《广告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均已覆盖。目前,监管部门也注意到乱象,将部署专项行动对网红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和“刷量”重拳出击,未来还扩展到对整个行业的监管。

 

材料3:

近日,某网红主播在直播销售不粘锅时当场“翻车”,引发网友热议。某自媒体发表了一篇名为《7天卖出51万瓶的“协和”维E乳,居然没有一瓶来自“协和”》的文章更是将网红商品再次推上风口浪尖。不管是迅速蹿红网络的实体店或某样单品,还是各类网红在线上线下开设的粉丝价值变现场所,如网红淘宝店、带货直播等,在目前的消费市场上,网红产品、网红带货已是绕不开的话题。

根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众云大数据平台”的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有关“网红带货”的讨论热度一直都存在。10月27日《7天卖出51万瓶的“协和”维E乳,居然没有一瓶来自“协和”》一文推出时,相关话题迎来了一波舆情高潮,之后几日该话题也一直维持了一定的讨论度。11月4日,央广网就“协和”维E乳一事求证了北京协和医院工作人员,文章发出后进一步将舆情推高达到顶点。

媒体聚焦

无论是廉价易得的日常零食、生活好物,还是昂贵专业的化妆品、保健品,或是各色国际奢侈品牌,带货网红成为海量产品的人工鉴别筛选器,以个人信誉和口碑为保证,为自己的粉丝推荐值得购买的各色商品。随着电商平台与网络社交平台合作的不断加深,网红带货逐渐走向“社交电商”的范畴。网红在社交平台上带货,在电商直播中与粉丝互动,是目前网红带货的常见方式。

近20年间,网红的发展经历了从1.0时代到4.0时代的快速迭代。如今,网红正逐渐成为一种专门职业,网红的经营管理方式也从个人创作向团队化、企业化经营过渡。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发布内容、积累粉丝、创造个人品牌影响力,再通过商业渠道实现粉丝流量的变现,已成为众多一线网红的致富之道。

产品出问题 责任得厘清

一些网上的爆款食品,实为打着“自制食品”“农家直销”的旗号虚假宣传的“三无”产品。工人日报报道,一些商家迫切想要提高销售量,出现了虚假宣传和刷单刷量等行为。同时,网红带货心切,对外宣传产品过程中添油加醋,偏离了商品本身的质量属性和正常用途。网红产品有许多共同点,包括夸大宣传、成本很低、缺乏售后服务等。

明星或网红直播带货,如果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坑害的是消费者。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邱宝昌表示,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而对于直播平台而言,根据《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第十四条的规定,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直播服务使用者,视情采取警示、暂停发布、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及时消除违法违规直播信息内容,保存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如果直播平台本身也是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提供商品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而未采取措施的,与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网红产品还存在付款方式随意、消费者维权难的问题。如果权益被侵犯,消费者应当及时固定证据,明确侵权主体;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请求经营者赔偿;在经营者和无法确定时,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承担责任。

在网上,直播数据造假已有专业链条,有大量针对各大网络平台刷数据的群组。流量造假,虚构粉丝数,广告主成受害的一方,对消费者来言,是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对其他企业而言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2017年,国内首例“刷单入刑”案件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法院公开宣判,刷单组织者触犯非法经营罪被判徒刑。这表明,刷单已经不仅仅是承担民事责任。

网红经济 堵不如疏

虽然网红或明星直播卖货出现了各种问题,但他们与商家合作进行良性“带货”的好处也不容忽视。有人认为跟着网红或明星买,可以节省大量挑选试错的时间和成本。

直播在扶贫领域也展现了巨大的优势。河南网红副县长王洪在淘宝上带头直播卖农产品,半小时成交近3000单。号称“淘宝第一主播”的薇娅,曾将安徽、贵州、重庆等地区五个贫困县县长请入直播间,推销农产品,助力扶贫。2019年3月,淘宝直播推出“淘宝村播计划”,目标是帮助100个县中的将近1000个农民月入过万。

2019天猫“双十一”成交额达2684亿元,电商直播成为新趋势之一,淘宝直播首次成为今年“双十一”的主流消费方式。据介绍,今年“双十一”期间,超过10万商家开通直播。开场1小时3分钟,淘宝直播引导的成交额已超越去年全天;开场8小时55分,直播引导成交已破100亿,超过50%的商家都通过直播获得新增长。

“网红或明星带货,不应该一棒子打死,堵不如疏,应该通过后续制度让其发展更加规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建议,对于网红而言,推荐的产品,一定要是切身体验过,真正认为好的产品才做推荐,“直播卖货只是一种形式,网红经济说到底是口碑经济、诚信经济,不能搞一锤子买卖,弄虚作假把粉丝当韭菜”。

相关规定持续出台治乱象

针对网络直播卖货行业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陆续制定并出台规定,治理行业乱象。

今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于2019年6月至11月联合开展2019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严厉打击网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安全食品及假药劣药。

今年,最高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食药监局共同宣布,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全国联合开展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并发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对网红带货违法行动进行重拳出击。

今年11月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双11”期间网络视听电子商务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双11”期间加强规范网络视听电子商务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服务内容,节目中不得包含低俗、庸俗、媚俗的情节或镜头,严禁丑闻劣迹者发声出镜。网络视听电子商务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用语要文明、规范,不得夸大其辞,不得欺诈和误导消费者。

人民日报海外版:无论在直播、短视频或者软文中把商品吹得多么天花乱坠,但它依然是商品,只有具备了较高使用价值,其本身价值才会更高。“质量+广告”才是一件商品走向市场、实现大卖的王道。所以对网红商品来说,把好质量关才是关键。

经济日报:“网红经济”一旦丧失了公信力这块基石,这种模式就难以成立。现实中,一些网红及其身后的孵化公司逐利心切,只顾“红”而忽略品质。诸如平台直播数据造假、虚假广告和“三无”产品横行、消费者投诉维权难等问题层出不穷,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也伤及了行业发展。

四川日报:监管部门要高度关注网红带货的产品信息,对产品“验明正身”,一旦发现名不副实的商品,绝不姑息和迁就;另一方面,要严惩不良网红。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不听劝阻、执意发布虚假信息的网红挥以法律之拳,依照相关规定处罚,坚决不让这些人继续混迹于市,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网红经济,绝不是脱离法治轨道的炒作经济,对一些无良网红的违法之举,就应该及时祭出杀手锏,该取缔的取缔,该封杀的封杀。如此,网红经济才会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而不是相反。

第一财经官方公众号:更多网红是一些纯做内容带货的,这些网红不具备足够的产品鉴别能力和售后能力,为赚广告费,忽视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夸大宣传产品功效等,他们与产品商家形成了赤裸裸的推销与被推销关系,甚至网红自己也不觉得需要为产品质量承担责任,粉丝购买产品如果出现了问题直接找商家即可。

无论是广告主还是发布广告的“网络红人”,都应当保证广告中产品的功能、产地、用途、质量、成分、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的真实性。雇用水军、花钱雇人排队、PS使用效果图等常见的网络营销手段都属于虚假广告。

微信公众号燃财经:对于网红们来说,想要持续吸金并不容易。流量红利对他们的帮助越来越小,腰部网红靠什么突围依旧无解。对于头部网红,面临的压力更不可想象,他们需要为维持热度付出更多。快速崛起意味着大大缩短了可以建立竞争壁垒的时间。

舆情点评

解决网红带货存在的各类问题是一个综合治理过程,目前,中国《广告法》《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对网红带货涉及的虚假宣传、数据造假、产品质量、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法律问题都已有较为完善的规定。在网红带货行为中涉及的不同主体都应参与到依法治理环节中来。

网红产品的真假优劣,正在接受消费者和市场的检验;网红带货的套路,也在被用户和监管平台逐渐摸清;网红的品牌形象,在经历流量变现的冲洗后越来越露出真实面目。随着消费者辨别能力的提升、平台监管的收紧、执法力度的加强,网红带货终将回归初心。

材料4:

“十秒卖出上万件产品,2小时销售额2.67亿元……”当前,各大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网红”凭借强大的“带货”能力,成为各路商家不断追捧的“宠儿”。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除一些正规商家合法经营外,“网红”“带货”市场背后存在众多乱象,诸如平台直播数据造假、虚假广告和“三无”产品横行、消费者投诉维权难等问题层出不穷。

“网红”“带货”入场 买家不经意“入坑”

目前,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凭借流量入口的优势,已成为服装、化妆品、日用品、食品等行业广告投放的重地,而活跃在这些平台上的一些“网红”则成为“行走的广告牌”,展现出强大的“带货”能力。在抖音上,不少知名“网红”,发布街拍的穿搭视频后,同款服装的购物链接动辄收获数万甚至十几万的浏览量,“带货”能力惊人。

业内人士表示,相比过去请名人代言,如今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上,请“网红”“带货”更接地气,受众面也更广。

《2019年淘宝直播生态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8年加入淘宝直播的主播人数同比增长180%,2018年淘宝直播平台“带货”超千亿元,同比增速近400%。记者调查发现,除淘宝外,当前在抖音、微博等平台上,“带货”同样如火如荼。受访的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当前不乏“网红”与商家合作进行良性“带货”,但部分“网红”“带货”背后存在不少“坑”,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今年5月,上海的董女士在微信公众号上发文投诉,她在抖音平台上看到一位大妈推销虾干的视频,便下单购买,但最终收到的虾干与视频中“红彤彤的烤虾”大相径庭。董女士仔细查看发现,原来自己购买的是“三无”产品,之后在平台申请退款时,她发现订单信息已不复存在。抖音方面回应称,已下架涉嫌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广告,并暂停烤虾类商品广告上线。

记者日前在抖音平台上看到有人通过短视频推荐一款收纳鞋架,视频中,伴随着动听的背景音乐,地上凌乱不堪的十几双鞋,快速整齐地摆到自称“时下超火”的“爆款收纳鞋架”上。记者以159元的价格购买了21个同款收纳鞋架,收货后拆开包装盒时,一股呛鼻子的塑料味扑面而来。再仔细一看,鞋架做工粗糙,将鞋子放置其中,不小心卡扣就会错位,稍重一点的鞋子放上去就会散架,与视频中宣传的收纳效果相去甚远。

“网红”“带货”的三大“神坑”

针对网友举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网红”“带货”主要存在以下三大“神坑”:

——虚假宣传泛滥,产品质量不过关

记者在多个短视频、直播平台上看到,一些天花乱坠的夸张宣传,主要集中在化妆品、日用品、食品等领域,有的购买“现场”热火朝天,评论却“哭声一片”。很多人听信虚假宣传,都曾购买过“网红”力荐的“爆款”,但是产品到手后才发现,不少产品是“三无”或高仿产品,甚至在使用后引起身体不适。此外,记者了解到,通过宣传推销,让人产生购买欲望的过程被称为“种草”。代写代发“种草”内容的团队,会根据商家需求,编造带有亲身体验感的宣传软文或视频,误导消费者。

——直播数据造假成灾,暗藏灰色产业链

记者在QQ群中搜索“刷数据”“直播”等关键词,出现大量针对各大网络平台刷数据的群组。记者随机加入一个群,发现刷粉丝量、评论量、转发量、点赞量、浏览量、观看人数、直播间互动人数等数据的广告铺天盖地。

在这个QQ群里,多位发布类似广告的群成员都宣称,除可提升“转赞评”等各项数据外,还可“代开淘宝直播间、推抖音热门、改销量、处理中差评、升等级”,收费从几元至上万元不等,同时还能够帮助在直播间显示“某某进入直播间”“某某关注了主播”“某某正去购买”等全流程造假。记者联系上其中一位广告发布者,对方表示,“现在团队每天能接上百单。”

——付款方式随意,退换货维权难

记者调查发现,购买一些“网红”推荐的产品时,有人要求消费者直接通过个人微信和支付宝支付,让退换货与维权非常艰难。

北京市民小陈告诉记者,前不久,他在淘宝直播平台上看到一款减肥药品,主播表示添加助理微信可享受优惠。然而,小陈加上微信后对方却表示,要享受优惠必须通过微信或支付宝直接转账下单,不再经过电商平台。“一想到我可能付钱后收不到产品或者需要退货时被对方删除微信,就放弃了购买。”小陈说。

在有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上,不少主播在其主页简介中直接标注微信号,并在号码前添加“V”等字样,将顾客引流到微信下单购买产品。

专家表示,通过微信等方式私下交易,一旦产生纠纷,后期退换货无法保障,投诉维权将面临困难。此外,专家还表示,部分商家通过短视频等方式卖出一批劣质产品后便会将产品下架,以防消费者“找上门”,同样给维权造成困难。

多方编织“网红”“带货”陷阱 专家建议加强监管

一位熟悉直播行业的人士告诉记者,一些“网红”不具备足够的产品鉴别能力,无法把关产品质量;有些“网红”接不到大品牌代言,即使在明知产品有问题的情况下,仍会继续夸大产品效果进行炒作,或通过造假美化数据,吸引商家合作。此外,一些商家逐利心切,看到通过找“网红”“带货”变现较为容易,认为流量高于质量,便与一些“网红”“通力协作”。

同时,许多“网红”并非“单打独斗”,背后还有签约机构推动。一位自称能代办签约机构的人士告诉记者,这些机构相当于“网红”的经纪公司,负责包装“网红”、对接平台和广告商等工作。与代开直播间相同,市场上存在很多代办公司,收取2万至3万元不等便可协助原本没有经营资质的机构,成功注册并入驻各大短视频和直播平台。

北京一位曾在某短视频平台从事内容审核工作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多数平台采用“AI+人工”的方式进行内容审核,也有平台将内容审核工作交由第三方机构开展。但是,很多平台审核机制只能判断视频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规范,难以判定视频里的商品是否为假冒伪劣,“如果每条‘带货’视频都增加商品质量审核流程的话,目前很难实现。”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认为,各大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应进一步完善内容审核机制,规范自身平台支付和订单跟踪系统,约束平台商家建立完备的售后机制;相关监管、执法部门应建立网上巡查机制,建议建立网上“带货”信用体系,在全网开展数据打假行动,提高欺诈成本。

材料5

“解决网红带货存在的各类问题是一个综合治理过程。”廖怀学认为,目前,中国《广告法》《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对网红带货涉及的虚假宣传、数据造假、产品质量、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法律问题都已有较为完善的规定。在网红带货行为中涉及的不同主体都应参与到依法治理环节中来。

首先,带货网红应当提高商品质量把控能力,慎重选择合作品牌,商家应当规范供应链,在商品质量上下功夫,保障售后服务。其次,短视频直播平台应当切实履行平台责任,加大对直播内容的审核力度,确立带货网红与销售商家“黑名单”制度,对侵犯消费者利益的网红和商家实行平台禁入制度,规范消费者的支付方式,建立完善平台订单跟踪系统。监管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如果网红带货行为侵犯消费者利益,商家与带货网红应当共同承担责任,同时如果短视频直播平台未履行相应的监管义务和平台管理职责,直播平台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大家的心里都有杆秤。我会比较信任粉丝比较多、评测比较中肯、优缺点都会说、从可靠品牌里挑选产品的评测博主。”常在短视频平台上浏览护肤品测评视频的小宁,在鉴别网红“种草”方面有自己的心得,“看完视频,先刷一刷视频下的评论,再到专门的软件上查一查产品的成分,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再去电商平台搜索购买。”加强对网红带货产品的鉴别能力,提升电商和社交平台用户网络素养,不失为网民应对网红带货问题的防身术。

今年6月至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8部门联合开展2019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严厉打击网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安全食品及假药劣药。9月至明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将在全国联合开展“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对网红食品安全违法行动进行重拳出击。国家法律和相关部门的监管正与网红带货中的不法行为“赛跑”。

网红产品的真假优劣,正在接受消费者和市场的检验;网红带货的套路,也在被用户和监管平台逐渐摸清;网红的品牌形象,在经历流量变现的冲洗后越来越露出真实面目。随着消费者辨别能力的提升、平台监管的收紧、执法力度的加强,网红带货终将回归初心:让更多优质商品,遇见真正需要的人。

 

二、遴选真题及解析

(一)遴选真题及高分解析:

2019年8月24天津市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

给定材料:主要讲“网红经济”产生的危害。

公选王遴选网问题:

1.分析网红经济中存在的问题。(10分)

2.如何应对?(10分)

(二)遴选预测题及解析思路

1.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概述一下什么是“网红经济”?(100字以内)

本文地址:http://dh99988.xhstdz.com/news/5243.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dh99988.xhstdz.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文章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