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其中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品尝美味的汤圆,汤圆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寓意着家人和睦、幸福安康,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汤圆,其乐融融,汤圆分为实心和包馅两种,实心汤圆是将糯米粉揉成指头大小的圆子,加入适量的糖水煮熟即可。
闹花灯、猜灯谜也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因此也被称为灯节,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源远流长。
元宵节的其他风俗传统还包括踩高跷、舞狮子、游龙灯、迎紫姑、放烟花、扭秧歌、打太平鼓等,闹花灯这一习俗始于西汉,到了隋唐时期达到鼎盛,隋唐以后,这一传统习俗得以延续,并传承至今。
“走百病”是元宵节的另一个有趣习俗,又称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这是一种消灾祈福、祈求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晚,妇女们相约出游,结伴而行,遇到桥梁必定走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元宵节的习俗还包括吃元宵,这种食品在我国历史悠久,宋代时,民间就流行在元宵节食用这种新奇食品,最初称为“浮元子”,后来改称“元宵”,商人们还美其名曰“元宝”,寓意财源滚滚。
1、送花灯:元宵节前,娘家会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寓意着生子添福。
2、舞龙:元宵节舞龙源于人们对龙的崇拜,在古代,人们通过舞龙来祈求龙的保佑,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3、闹花灯、踩高跷、舞狮子、猜灯谜、游龙灯、迎紫姑、放烟花、扭秧歌、打太平鼓等,都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1、灯会:元宵节最热闹的活动之一就是灯会,古语有云:“三十晚的火,十五夜的灯。”元宵节灯会在清末、民国时期尤为盛行。
2、迎厕神:这也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厕神名叫紫姑,是古代一位因美貌被正妻嫉妒,被迫从事打扫厕所等脏活的小妾,她在元宵节这一天含恨离世,后人为纪念她,封她为厕神。
3、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习俗,元宵,又称汤圆,虽然做法和风味各异,但所代表的意义相同,即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生活越过越红火。
4、闹花灯:闹花灯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始于西汉,盛于隋唐,隋唐以后,这一习俗得以传承,成为元宵节不可或缺的活动,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